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Pinterest_Engineering/demystifying-seo-with-experiments-a183b325cf4c
SEO一直以来都是Pinterest快速增长的源动力之一,然而,在Pinterest这个体量下面,再去挖掘靠谱的SEO策略可不容易。一般来说,SEO的策略就是不断测试,然后抱希望其中某个奏效。可能今天流量高,明天流量差,然而你却不知道背后的触发机制,这也是人们常常觉得SEO相比技术来说更不可控的原因
我们的SEO目标是帮助网民去发现Pinterest,同时享受它作为一个可视化书签工具所能提供的服务。随着经验的累积,我们发现唯一能够验证改动是否可以正向引导用户行为的方法就是AB Test,然而SEO这个维度还没有类似的工具可以测试搜索引擎的行为,因此我们自建了一个SEO实验框架,目的是把“不可控”的SEO变成一门确定性的技术。

建立SEO的实验框架
以这个实验框架为依托,我们打算打造一个测试工具,来精确地衡量任何内容上的修改对SEO以及用户增长的影响。
这个工具由三个独立的模块构成:
1.实验以及实验组的配置模块
2.对每个实验组的流量分析模块(Pinterest通过计算来自搜索引擎的独立回话衡量SEO流量)
3.可视化的报表模块

和AB Test 通过区分用户来实验不同,我们的SEO实验框架是通过区分页面来实现。举例说明,一项实验中有50%的页面被分为实验组(添加了SEO的相关改动),另外50%就是测试组,通过URL来去区分页面的所属组别
‘enabled’ if hash(experiment_name + page_url) in enabled_group_range
‘control’ if hash(experiment_name + page_url) in control_group_range
在URL里面加入实验的名称能够保证实验页面的评价分配,以及在不同页面的基数下同时运行多个SEO实验
一旦实验配置好开始运行后,就可以通过比较流量来衡量实验效果。

如上图所示,实验开始前两组页面的流量并不相同,实验组比控制组的流量更高一些,原因是部分页面本身流量就比其他要高,跟如何分配页面到实验组里面并无关系。为了消除这种影响和不同时间节点的流量波动,我们对数据做了下图所示的处理,这下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的流量有所改善。

通过比较实验前后的流量差异,可以评估实验的效果。上图所示的两条虚线间的距离代表的就是实验带来的平均增长或者平均损失。
我们学到了什么?
执行SEO方法数不胜数,网站地图、外链建设、搜索引擎优化网站的设计等等,然而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页面包括不同的时间段,成功的SEO策略往往大不相同。识别出对应case的最佳SEO策略可以帮助用有限的资源快速成长。在SEO实验框架的帮助下,我们发现很多广为人知的SEO策略并不适用与Pinterest,反而是一些我们没有信心的做法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们发现Google网站管理员工具检测到了有一类页面有大量的重复标题,标题模板是这样的 “{board_name} on Pinterest,”。众所周知,标题标签是影响SEO的重要因素,我们想确认为每个页面设计独特的标题是否能够带来流量的增长,因此运行了一个实验,通过在标题标签里面添加点赞数,类似这样 “{board_name} on Pinterest | ({number} Pins).” 然而结论是流量没有明显变化。
那对Pinterest来说该使用什么样的SEO策略呢?Pinterest包含了数以百亿计的Pins,但是文字描述却大大缺乏。我们假定在上述页面上添加更好的文字内容能解决问题,使用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来改善文本描述,也就是选择图片相同的Pins里面,更具描述性的文本添加到现有的内容之下。这个实验的结果要大大高于我们的预期,也给了我们动力在文字内容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去研发,诸如可视化分析这样的更复杂的基数,后续的一系列测试,最后给我们带来了将近30%的流量增幅。
以数据来驱动决策
在大多数case里面,我们的经验是,一般测试开始后一两天就能看到效果,区别是有点实验需要一两周后数据才会稳定。这个结论不仅帮助我们更快推广成功的实验结论,也帮助我们尽快停止失败的实验。比如下面这张图:
我们有个项目是通过Javascript提高网站速度 ,这个测试的目标就是来确认是否这样改动会对SEO造成负面影响,最开始的一两天,我们观察到了流量的下滑,当我们想的是也许需要给爬虫更多时间来调整和适应,就继续让实验执行了下去。不幸的是,不仅流量没有恢复,事实证明这个实验终止得太迟了,在实验结束后差不多花了一个月,实验页面的流量才恢复到实验前的水平。当然这个实验本身很失败,但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之后面对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处理。还有一点更为重要,通过实验来确保非SEO项目的上线不会对SEO造成负面影响。
上述实验失败了,但是也避免了一种情况的发生,那就是流量大幅下跌,却不知道原因。因此,在Pinterest内部,不管是页面布局的调整,Head标签的修改,注册模块的更新等等各项项目在上线前都需要通过SEO实验框架的测试。
.
下一步是什么?
目前Pinterest的SEO实验仍处于早起的摸索阶段,我们计划给SEO实验框架添加更多的分区段和过滤选项,来满足更多不同实验的需求。
翻译后记:这篇文章是Pinterest 2015年1月的文章,也就是两年多以前国外的互联网公司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摸索,而据我所知,目前国内还没听说过类似的实验框架或者是系统,不过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抑或是大家保密工作做得好,因此同学们,这是差距啊,不过最主要还是理念的差距,是不是真正的重视SEO,老实说,在国内也就屈指可数的几家,比如58,比如携程,事实上这些公司的重视现在看来绝对物超所值。。。。